首页

2019首发艾玛女王极致黄金誘惑

时间:2025-05-22 21:12:06 作者:小到5毫米、大到15米 洛阳“关节”助力国之重器“上天下海入地” 浏览量:89865

  中新社福州5月4日电 题:在中国船政文化发祥地探寻中法友谊

  中新社记者 闫旭

  闽江江畔,罗星塔下,由原马尾造船厂综合仓库改造而成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法国驻华大使馆赠送给福州市政府的普罗斯佩·日意格塑像静静陈列在展厅里。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所处的福州市马尾区是中国船政文化发祥地,也是中法关系的重要连接地。正逢“五一”假期,游客纷至沓来,回望百年船政历史,探寻中法友谊。

图为陈列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的日意格塑像。这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法国驻华大使馆捐赠给福州的,成为中法友谊的又一见证。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供图)

  一个法国人的塑像,何以入藏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告诉中新社记者,19世纪4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日意格把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从万里之外的欧洲带到马尾。“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法两国友好交往,从马尾的船政开始。”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率日意格等人,在马尾创办福建船政。福建船政发轫时期,日意格受雇组织、管理外国技术人员,传播造船、航海等各项技术。

  “他组建的外国技术团队初期共45人,以法国人居多。”陈悦说,日意格19世纪中叶到中国,学会中文,对中国越来越了解而产生感情;1866年开始协助左宗棠建船政,履行与船政订立的合约,一直到1874年。

  2016年12月,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之际,《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专题展览在马尾举办,记述日意格“追梦”“寻梦”“圆梦”的历程。陈悦认为,日意格的“中国梦”,就是把他所掌握的法国先进科技教给中国人,并以自身为桥梁,让中国和欧洲建立起交流交往,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5月2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展出的船政学堂赴欧留学史料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马尾造船厂旁,船政学堂也在1866年同步开始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法国式大学。

  “日意格促成并亲自安排船政学生到法国、英国留学,那是中国最早也最有成效的留学活动,当时被称为‘探源’,就是探寻西方科技的源头。”陈悦说,留法学生中,有的人成为中国第一批舰船设计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最早的精英力量。

  严复翻译《原富》《天演论》等世界名著;陈季同把《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书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林纾、王寿昌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被翻译引进的外国长篇小说……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讲述的“船政往事”可见,船政派遣了中国第一批赴欧留学生,培养了严复、詹天佑、魏翰、罗丰禄、陈季同、邓世昌等一大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教育及社会科学人才,推动了中学西渐、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

5月2日,游客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参观1867年船政从法国引进的插床。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这台插床学名叫直刨船,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机床之一,放诸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正向一群来研学的小学生讲解着。

  1867年船政从法国引进的一台机床,让同学们备感“震撼”。“15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法国的机床,两国交流合作那么早就开始了!”

  由船政牵起的中法友好交往,至今仍在马尾续写。法国友人魏延年从2006年起十几次来到马尾,探访船政史迹,收集、研究船政史料。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传承和弘扬船政文化。

  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船政文化交流会活动5月6日将在法国巴黎举行。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明新称,船政的创办与发展与法国有着紧密联系,船政是中法科技文化碰撞、交融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后续还将与法国方面有关人士合作,拍摄船政文化纪录片,举办中国船政文化展览等。(完)

【编辑:罗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港举行“百万青年看祖国”主题活动2024年工作推进会

9月30日,江苏南京,旅客们在火车站出行。当日,长三角铁路迎来国庆黄金周节前出行大客流,预计发送旅客338万人次,对客流饱满方向增开467列旅客列车满足高峰客流出行需要。今年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限自9月29日起至10月8日止,共计10天。

“大虹桥”建设三周年 引“流量”为“留量”

谈及“动物与孩子”及《猴子老曹》的创作背景,叶广芩表示,“秦岭的老县城,周围是原始森林,各种动物与人共同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猴子们在秦岭演绎了许多故事,让这片土地灵动而有趣。”她讲到,“这些动物都是有真实来源的,我在书的后面都请动物保护站配了相关图片。这些山野精灵为我创作这套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想起它们,我就像回到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我想跟孩子们分享人与动物共生共长的理念,让孩子们知道,动物也有尊严和情感。”(完)

“2024中国节”在日本东京举办

新时代,从传统的书法、绘画、陶瓷到现代的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制作,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走向世界,锻造着我们自信向前的勇气。

【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大V:让世界看到真实美丽的中国

赛前,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在展望这场男团决赛时表示,“从实力上来说,其实双方非常接近,主要看谁发挥得更好,谁在大赛中心态调整得更好。”

中国仪仗兵将参加巴基斯坦国庆阅兵

10月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港澳返程高峰。当日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过10.7万人次,是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第三次单日客流破十万人次,创近四年来新高;出入境车辆首次突破1.4万辆次,刷新口岸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